實習就業
行事歷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7-04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6-27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6-20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6-13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6-06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5-30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5-23
通知公告
關于2025-2026學年第一…07-29
關于推薦楊健鋒等同志…07-13
2024年度珠海市中職學…07-11
關于推薦參加第二屆全…07-08
關于推薦參加第二屆全…07-08
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…07-08
2024-2025學年第二學期…07-04
大學生求職期望大幅降低
大學生求職期望大幅降低
李愛情是上海某知名高校的新聞傳播專業研究生,今年三月即將畢業。她從去年八九月開始找工作,像其他應屆畢業生一樣先參加“網申”。雖然在媒體和外企都實習過,但是“網申”了幾十個公司連個筆試的機會也沒有。
她后來又參加了國家公務員考試和上海公務員考試,也沒有成功,最后決定先到一家小型民營企業先實習,騎驢找馬。
正因為每次筆試和面試等競爭激烈,“一筆就死”、“一面就死”、“當炮灰”成為應屆畢業生談話的流行詞。
李愛情告訴記者:“找工作碰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投了不少(申請)但是沒有回音,連個筆試的機會都沒有,后來覺得招聘會機會小,‘網申’機會更小,就嘗試著投小公司了。還好有了兩次面試機會,現在試用工資是2500人民幣。但是我發現,沒有4000元在上海是很難生活的。我對公司不滿意,但是不敢推掉這個機會。現在經濟形勢不好,得忍著,總不能失業啊!現在大家普遍都是這種心態。”
求職期望大幅降低,是今年大學生的普遍心理。受金融危機影響,大學生在找工作過程中碰壁多次之后開始紛紛降低標準。
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難度,復旦大學在2008年底的一個大學生就業信心指數顯示,46.1%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起薪將略低于上一屆。
該調查也顯示,83.4%的受訪學生認為“就業市場供大于求”是今年找工作難的一個主要原因。
一直在外企實習的吳冬梅說,許多公司都取消招人計劃:“我實習的那個地方本來說要招人,可是后來取消了這個名額,如果沒有金融危機的話我肯定能留下來。”
據中國國家人事部統計資料顯示: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超過了560萬,近兩年畢業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有480萬。金融危機把這幾年關注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,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關注。
中國總理溫家寶去年12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對學生說:“我們把大學生就業問題放在首位。”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兩會期間回答最關注的民生問題時,也說:“第一位是大學生就業問題。”
在江西一所高校學計算機的林偉還有個學醫的妹妹,一年的學費要1萬多元。為了讓他和妹妹讀書,50多歲的父親還天天到田里種菜。為了籌錢供孩子讀書,林偉父母也特別節儉,有時甚至家里沒有錢買油,還跟親戚借錢。
林偉畢業后,原想到深圳找份和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,可是在深圳謀生的同學告訴他當地已經有很多人被裁退,勸他不要去碰壁。他只好在江西一家服裝公司找了份銷售工作,勉強能養活自己,但幫不上父母忙。
七成白領成“臥槽族”
由于春節前形勢不佳,許多畢業生把希望寄托在年后。他們沒敢在老家度長假,就提前回到學校開始投入找工作的行列。偏偏今年白領受金融危機裁員的壓力,往往以保住工作為先,成了“臥槽族”(即不跳槽)。
智聯招聘前不久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,七成的白領決定先做好眼前的工作,做臥槽族。有四成的白領即使對現在的工作非常不滿意,但還是選擇先臥槽,增加了沒有工作經驗大學生的壓力。
新世界教育集團口譯教學負責人馬東紅告訴記者:“以前我們也招應屆畢業的大學生,今年幾乎不要了。應屆畢業生缺乏經驗,相對而言對自己工作還沒有準確定位。現在很多單位裁員,原來很多單位要招人,現在都不要了。大多數高層次的人降低就業標準,還有很多‘海歸’,這樣我們就有很大的人才選擇余地。”